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回頂端:
請利用鍵盤按按下[Home]鍵回到頁面頂端
字級設定: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語言選擇 :
ENGLISH
日本語
Tiếng Việ
อักษรไทย
1990-1999
移至主要內容區
榮總院史廳

1990-1999

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1997年

成立整合性腦功能研究小組

為國內首位全方位人腦科學醫學與功能性腦造影的研究單位。  

1997年

與臺大簽訂合作交流合約

由戴院長東原、程院長東照簽下合作交流合約,期望為國內醫療、教學、學術研究樹立新的合作模式。

1997年

建置榮陽數位化圖書館

與國立陽明大學合作建置。

1996年

全球首例以動物實驗證明損傷的中樞神經可經修復而部分恢復功能

神經醫學中心鄭宏志醫師首創以截斷脊髓後下身完全癱瘓的大白鼠,採自體肋間神經移植,配合獨創的組織膠摻含生長素固定及白質再導引至灰質的方法,使後肢運動功能部分恢復。成果發表知名期刊“Science”,受到全球醫學界重視,美國總統柯林頓公開讚揚。本院頒給「建院40年來重大傑出學術成就」獎。

1996年

榮陽計畫開始

臺北、臺中、高雄三家榮總和陽明大學開始進行合作研究,稱為「榮陽計畫」,1998年起合併稱為「榮清陽計畫」。

1996年

成立分子醫學中心

於教研部下設三個實驗室:分子醫學共同實驗室與臨床共同實驗室、結構生物學實驗室、基因重組實驗室。

1995年

發表世界首例唯一高分子量塵過敏原

於1998年完成其胺基酸序列,使20多年來國際研究蟲過敏原,始有完整圖譜。

1994年

醫學研究部和教學部兩單位合併,改稱「教學研究部」

994年5月,原教學部(下設教學組、醫學圖書組、醫學圖藝組三組),(教學組為原來之「醫學訓練組」、「醫學進修組」合併而成一組),與原醫學研究部(下設廿二個實驗室)合併成為教學研究部,並整修第三層部分圖書館空間,成為教學研究部的行政中樞。合併後之教學研究部主任由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任何橈通醫師調升。
.....(詳細介紹)

請點選照片放大瀏覽
1992年

發現華人社會首例雷奈氏症候群病人

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林孝義發現一例病童患有高尿酸血症、腎結石及嚴重自殘現象,經檢查為性聯遺傳的HGPRT酵素完全缺乏症,並經基因分析證實為點狀突變,是華人社會所發現的第一例 Lesch-Nyhan症候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