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院史廳原設置在中正樓22樓,屬於非開放性空間;考量陳展空間大小、可近性、特殊的歷史背景等,將介壽堂原1樓會議室空間(約50坪)重新裝修後,於2017年1月開幕,以更活潑的方式呈現多元的開放陳展空間,運用多媒體科技、觸控式互動,讓到訪的貴賓,更方便的親近本院歷史文物。
各主題區簡要說明:
院史廳平面圖
1本院簡介及願景
本院成立於1959年11月1日,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等。最初設置病床60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臺退除役官兵,後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目前核有2808張病床(2020年11月),每日門診量約8000餘人次;現有員工6797名(2021年3月)。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的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
本院核心價值是「視病猶親、追求卓越、恪遵倫理、守法守信」,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升,提供病患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成為全民就醫首選醫院,國際一流醫學中心。本院係國家級公立醫學中心,肩負著醫療服務、教學及研究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獲得國內、外無數獎項,是全民就醫首選醫院、國際一流醫學中心。本院目標是提供病人為中心的安全優質醫療;成為國際醫事人才培育與尖端醫學研之卓越中心;活化管理,永續經營。
2榮耀北榮
「獎座」是品質卓越之象徵,本專區將本院榮獲全國性以上競賽獲獎事蹟,在柔和採光的玻璃展示櫃,以實體獎座、獎牌及獎盃方式陳展,包括歷年在醫療技術、醫療服務及經營管理等,所獲得國內、外的獎項。展示亮點是「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是號稱生技醫療領域的奧斯卡。獲得金獎之評選標準為超越國際水準,銀獎需達到國際水準,銅獎則需接近國際水準。是國內生醫界具代表性的榮耀桂冠,更是國際間認識臺灣生醫產業,重要指標獎項之一!
2018年 本院獲21屆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銀獎
3組織沿革
-
1958年
本院基址初建 - 主建築中央樓
-
1982年
本院臺中分院成立
-
1990年
本院高雄分院開幕剪綵
-
2011年
本院蘇澳及員山醫院揭牌
-
2012年
本院桃園分院揭幕
-
2013年
本院玉里、鳳林、臺東分院揭牌
-
2013年
本院新竹分院揭牌
-
2019年
本院現貌
1959年
政府遷台,為落實政府照顧榮民(眷)政策,1959年於臺北石牌地區創設「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臺灣榮民總醫院」。
1963年
本院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臺灣榮民總醫院」 改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
1966年
本院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改名「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總醫院」。
1982年
成立本院臺中分院。
1988年
本院臺中分院獨立改名為「臺中榮民總醫院」,另本院更名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簡稱臺北榮民總醫院)。
1990年
成立本院高雄分院。
1993年
本院高雄分院獨立改名「高雄榮民總醫院」。
2011年
蘇澳及員山榮民醫院改隸為本院蘇澳及員山分院。
2012年
桃園榮民醫院改隸本院桃園分院。
2013年
竹東榮民醫院改隸為本院新竹分院。
2013年
玉里、鳯林、臺東3所榮民醫院改隸本院所屬分院。
2013年
本院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榮民總醫院」改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
4創院三大推手
蔣經國 - 魄力建院
1959年時任輔導會主任委員要務之一即是籌建「臺灣榮民總醫院」(現今臺北榮民總醫院)指示本院五大努力目標:「最新穎的設備、最優秀的醫師、最高的醫德、最美麗的環境、最好的管理」。
盧院長致德 - 奠定基礎設立制度,創院重任全力以赴
經國先生特別借重國防醫學院院長盧將軍致德來籌辦「臺灣榮民總醫院」,援引國防醫學院各科專業人才近30人組成榮總建院主力,積極展開建置設計等籌劃工作,是本院創建的靈魂人物。
鄒院長濟勳 - 加強管理用人唯才,培植新血前瞻擘劃
第二任鄒院長濟勳任內用人唯才,引領各項發展突飛猛進,開闊胸襟,前瞻擘劃,推動許多革新,突飛猛進,邁向全國一流醫學中心。
5時光迴廊
醫療人物誌
以多媒體數位規劃,呈現歷任首長、副首長與部科主管等要職,取代紙本目錄及展示空間。
大事紀
採大型導覽觸控牆,以懷舊系統化的情境呈現,展示本院在各個時期的風華樣貌。
6元首醫療照護指定醫院
創院以來肩負國家元首照顧工作,負責蔣故總統中正先生暨夫人、嚴故總統家淦先生暨夫人、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暨夫人、李前總統登輝先生、陳前總統水扁先生、李副總統元簇先生、蕭副總統萬長先生等醫療及健康照護任務。
7拔尖與創新
展現本院三大任務中的醫療技術與服務、醫學研究創新成果,除以歷年實體醫療設備陳展外,更以推播機方式展示展品詳細資訊和相關年代,體感整合運用方式呈現「醫療與醫學研究科技創新」,由多項醫療項目創下國內或世界紀錄,榮總第一,繽紛榮耀。
8教育訓練
本院為全國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教學醫院,優質的臨床教學是培植未來專業醫事人才的關鍵,以提升本院及全國臨床教學品質。
9國際(內)救助
本院在執行國際(內)醫療救援任務深具使命感,像是早期2008年四川賑災;2010年馳援海地;2015年尼泊爾醫療救援,及國內921大地震、SARS、八仙塵爆等嚴重災情,對遭受天災國家或國內提供醫療人道救援或災後重建。
10社會公益
本院對於參與社會公益當仁不讓,積極回饋貢獻。早期像是1970年援沙;1979年援越;2006年巴布亞新幾內亞義診;2010、2013年泰北義診,對於參與社會公益義無反顧,將臺灣的關懷與溫暖擴大到世界有需要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