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陽肺癌研究團隊包括本院胸腔外科許文虎教授、吳玉琮主任、洪榮志主治醫師及病檢部分子病理科主任,及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周德盈教授等成員。團隊發現新的肺腺癌病理分類法有效預測肺腺癌病患術後之復發及死亡。該分類法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美國胸腔學會(ATS)及歐洲呼吸學會(ERS)在2011 年所共同提出,其中將侵襲性肺腺癌分為以伏壁型(lepidic),腺泡型(acinar),乳頭型(papillary),微乳頭型(micropapillary)和實體型(solid)型態為主的五大類肺腺癌。以病患的腫瘤標本判讀,區分屬何型的肺腺癌,並進一步跟病患術後復發或死亡的臨床資料做比對分析。研究發現腫瘤組成以微乳頭型和實體型為主之肺腺癌病患,比較可能發生縱膈腔淋巴結轉移,可能是較晚期的肺腺癌。微乳頭型及實體型為主的肺腺癌病患,術後有將近一半的病患發生腫瘤復發,復發比例顯著高於以其他三型為主的病患。微乳頭型和實體型為主之病患在發生復發時,有顯著較高的可能性已經轉移到胸部之外的其他器官,惡性度很高。微乳頭型和實體型為主之病患的存活率也比其他三型為主的病患顯著較差,是目前亞洲國家中最大型且最詳盡的研究,在臨床上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此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腫瘤學權威期刊”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