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約有89萬人罹患頭頸癌,佔全癌症的5.3%,另每年約有3千多位國人死於頭頸癌,其亦為臺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五名;頭頸癌病人經過一線治療後,仍約有35-40%的產生復發,頸動脈爆裂症候群是一個重新再治療的嚴重的副作用,傳統的治療方式為結紮手術,但合併有較高的死亡率及併發症,現今治療病人大多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
本院神經介入治療團隊1985年由鄧木火教授引入血管內介入治療,就積極發展腦血管疾病的血管內治療,使得本院成為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爆裂症候群的領先者,這些創新的技術包括應用多重介入技術(含栓塞術及覆膜支架置放術)來治療病人,也包括輔助性的使用抗生素及對潛在血管分支的栓塞術,一同提升治療成果。
1990年中以後,張豐基及羅兆寶教授開始針對臺灣高盛行的頭頸癌及其併發的頸動脈爆裂症候群積極介入治療,也不斷改進及創新治療方法,使得本院成為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爆裂症候群的領先者,並獲得2024年SNQ「醫療院所類─醫院特色醫療組銅獎」殊榮。